丰行中原,研助嵩旅 —— 河南科技大学社会实践调研团队深入嵩县开展文旅产业调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洛阳时关于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青年智慧为地方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莫动理工学院“丰行中原”社会实践团队赴洛阳嵩县开展了为期5天的文旅产业深度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专题研讨等方式,为嵩县文旅产业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对接文旅局,深挖产业发展痛点

调研首日,团队与嵩县文化与旅游局领导班子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举行专题座谈会。会上,文旅局全面介绍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通过深入交流,团队聚焦嵩县文旅发展的三大核心问题:一是资源开发不均衡,白云山景区开发较为成熟,而陆浑湖、天池山等优质资源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二是文旅融合深度不足,缺乏特色文创产品,红色文化等资源与旅游结合有待加强;三是品牌影响力较弱,市场推广力度需进一步提升。

(图为团队与文游局工作人员座谈)

探访石头村,探寻文旅融合助乡村振兴路径

次日,团队走进嵩县九皋镇石头村(又称“石头部落”),实地调研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在与村镇干部的座谈中,团队了解到,石头村通过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周边村落的示范标杆。各村立足特色资源,差异化发展文旅产业与中药材种植,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村镇还计划以中药材为主题开发研学旅行项目,吸引青少年群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针对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团队成员建议引入社会资本,创新收益分配机制,借助市场化手段破解资金瓶颈。

(图为团队与乡镇干部座谈交流)

调研天池山,为红色文旅开发献良策

团队第三站来到天池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围绕红色文旅开发展开专题调研。通过参观爱国教育展厅和实地考察,团队深刻感悟了天池山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自然景观优势。针对景区开发不均衡的问题,团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借助新媒体平台强化宣传,突出“红色+生态”特色;二是设计沉浸式革命历史体验项目,增强游客参与感;三是升级配套设施,开发具有天池山特色的文创产品,让红色记忆可感可触。

(图为团队前往天池山实地考察)

参观运河博物馆,汲取历史养分促文旅

为借鉴洛阳文旅发展成功经验,团队专程前往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参观学习。通过“天工开物・运河开凿”“万国咸通・运河繁华”等主题展厅,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大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纷纷表示,嵩县可充分挖掘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借鉴洛阳模式,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

(图为团队成员观赏展品)

调研结束后,团队表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进一步深化与嵩县文旅局的合作,通过文献研究、专题研讨等方式,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案,助力嵩县破解文旅发展瓶颈,推动“山水嵩县”品牌提质升级,实现校地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此次调研不仅为嵩县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供图: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莫动理工学院 王涵)

(供稿: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莫动理工学院 刘煜)